林达玩具—-你以为,你给出去的只是孩子的一件玩具吗?
对于父母来说,你随便送走的,可能觉得只是一件玩具。其实,那是孩子的对世界的安全感,以及互相尊重、互相信赖的亲子关系。物权的随意剥夺从根本上造成了孩子在面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时,不敢争取,不敢要的软弱心理。
孩子们需要先得到,然后才有能力给予。无法分享,往往就是源于物权安全感的匮乏。这些匮乏,可能是物质上的匮乏,但更多是心理上的,比如亲密依恋关系、安全感和自我价值等。
一直被强迫分享的孩子,在心理上是极度匮乏的。一个长期匮乏的孩子,他得到一样东西,会小心翼翼、紧张不安地守着那东西。那样东西也许很普通,也许很贵重。但无论如何,它在这个孩子眼中都是特别的、重要的。因为它能够填充他内心的某个地方,增强他的安全感,或者价值感。
那么,如何在尊重孩子的物权观时培养孩子分享的行为习惯,最终形成乐于分享的品质呢?
帮助孩子建立分享规则
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分享规则,让孩子知道,分享玩具是安全的,玩具不会因为分享而失去。这样,他才不会抵触分享。比如,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最喜欢的玩具时,可以这样跟孩子说,“妈妈知道这个玩具是你非常喜欢的,你可以把它收起来,再帮你找找还有什么玩具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。”这样,在尊重孩子物权观的同时,也引导孩子 建立了合理的分享规则。
引导孩子交换、借用和轮流玩玩具
交换、借用和轮流玩,对孩子来说,是非常好的分享方式。孩子能够借助这几种分享方式,交到更多的朋友。让孩子懂得,交换玩具并不会让自己失去玩具,反而可以玩到别人的好玩的玩具。比如,可以跟孩子说“你看,XXX的玩具咱们家就没有,我们可以看看XXX的玩具好不好玩,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她交换玩。”
让孩子懂得“轮流玩”的规则。比如让他学会说:“这个玩具,你先玩,我后玩。”这是一个交友技巧,重点是“我后玩”几个字。当孩子跟别的小朋友这么说时,一般会获得对方的同意。还要教会孩子“借用”。首先,教会孩子说“借我玩会,好吗?”等礼貌语言。除此之外,要引导孩子归还借用的玩具。
让孩子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
让孩子体会到分享行为带来的收益和快乐,但不要说教。如果有小朋友分享东西给孩子,你可以趁机问他:“xxx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你,你开心吗?”若孩子认可,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,“如果你也能学着分享,xxx也会很开心的。”等体验到分享不仅不会失去自己心爱的东西,反而还能带给自己快乐,孩子就会慢慢从抵触中走出来,乐于和他人分享。
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,不去一味强迫孩子被动分享,不仅有助于孩子物权观的建立,还将会让孩子拥有清晰的人际界限,懂得尊重别人,敢于表达自己。
免责声明
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“玩具说”网)”的文章,均由作者发布或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内容、图片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,请发送邮件至zhan@wanjushuo.cn,以便本网尽快处理。
新闻热榜